尊龙人生就是搏

新闻资讯

AppWorks 林之晨:AI、Blockchain 新创如何提高成功机率?

日期:2023-09-11

创业者必须抓住科技的板块位移,才能借力使力,颠覆卫冕者的垄断。在 2018,AI 与 Blockchain 是两个正在发生的巨型典範转移,利用它们来创业的最好时机,就是现在。

AppWorks 林之晨:AI、Blockchain 新创如何提高成功机率?

问题是创业者要如何善用这两波大浪?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特别安排 AppWorks 创办人 Jamie 林之晨坐下来,好好帮我们解释。

AppWorks 林之晨:AI、Blockchain 新创如何提高成功机率?

Jamie 从 2009 年,还居住在纽约时,就开始在他的个人网誌 MR JAMIE 上分享创业相关知识,2010 年他正式回台启动 AppWorks Accelerator,致力辅导年轻创业者,推动台湾,乃至于整个大东南亚创业生态系的连结、蓬勃发展。多年来,Jamie 始终站在第一线,协助创业者,也因此对创业,往往有更全面的观察。

AppWorks Accelerator 从 2010 年成立至今,校友已累积共 328 支活跃新创团队、925 位创办人,是大东南亚 (东协 + 台湾) 规模最大的创业者社群。从今年八月进驻的 AW#17 (第 17 届) 起,AppWorks Accelerator 开始限定招募 AI / IoT 与 Blockchain / Crypto 团队,本届共有 34 组新创团队正式进驻,其中 21 支以 AI/IoT 为主,13 支以 Blockchain/Crypto 为主。

这群潜力新创中,有 10 组国际团队,分别来自香港、泰国、越南、斯里兰卡、美国、欧洲等地。创业团队中,有曾担任 eBay、HTC、华硕、Proofpoint (Nasdaq 上市公司) 高管,也有来自 Y-Combinator 的校友,显示 AI 与 Blockchain 所带来的典範转移,正在全球各地上演,吸引更多优秀创业者投入。AppWorks Accelerator 也将持续限定招募这两个领域的新创团队,直到下一个更巨大的典範转移出现为止。

在近半年的加速器期间,密切辅导这群 AI 与 Blockchain 创业者后,Jamie 分享 AI 与 Blockchain 新创在创业路上常面临的挑战、导致创业者半途放弃的原因,以及可能的因应解决办法,以下是这次专访的整理:

A: 从 AppWorks 的名字,就可知道我们 8 年前是针对 Mobile Internet 的浪潮而成立。多年来,也很幸运获得了新创圈的关注,因此在这个时间点,我们觉得有义务,希望尽可能透过既有的影响力,去提醒大家「Mobile Internet 带来的典範转移已经到了尾声」。儘管这件事已不是新闻,但是我们仍观察到,许多年轻创业者还是会预设「我每天都在用手机,是不是还有什么创业的机会?」

但事实是,根据研究机构 IDC 预估,2018 年全球智慧型手机出货量将衰退 0.7%,是继 2017 年衰退 0.3% 后,连续第二年呈现下滑趋势,也因此用户成长的红利早已不再。

也因此,根据我们在前线的观察,这样的机会已经越来越少。当整个产业成长趋缓,会进入以整併为主流的生命週期,并不利于新创企业。好在老天爷关上一道门,打开了两道,我们现在看到 AI、Blockchain 接棒成为两个最重要典範转移。

为了鼓励台湾,乃至于整个大东南亚的创业者,都去思考下一个创业的风口在哪里,所以我们决定带头,藉由限定招募 AI、Blockchain 新创团队,去刺激创业圈思考「为什么 AppWorks 只收 AI 和 Blockchain?」「我是不是也该去思考 AI 和 Blockchain 是不是比较好的创业机会?」我们希望尽可能提醒创业社群,去思考如何跳往下一个成长曲线。

A: 对于 AI 新创而言,最核心的问题是「你要用 AI 解决什么问题?」这个问题的 TA (Target Audience, 目标客群) 到底是谁?是消费者?还是企业?为什么这个问题过去不能解决,但现在用 Machine Learning / Deep Learning 可以解决?

当你已经确定对于 TA 而言,这个问题实际存在,而且过去很难解决,现在有了 ML/DL 比较容易解决,下一个面临的挑战,就是你要怎么样做出这样的 AI? 基本功是要建立好的 Data Pipeline,才能够持续的取得好的数据,让自己的 AI 有与时俱进基础。

有了好的 Data Pipeline,要能够把 AI 训练好,再来要以此打造出产品,然后把这个产品推广给 TA,让 TA 可以认识这个产品,知道这个产品可以解决他的问题,进而使用。当 TA 开始使用之后,紧接着还有商业模式是否可被验证的问题。

A: 这些其实不是 AI 新创独有的挑战,所有新创都会面对。可以参考 AppWorks Accelerator 的经验与做法,我们持续规划 Workshop,也提供一对一的辅导谘询,去协助创业者釐清 TA 到底是谁?他要解决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去协助他们用各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比如说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产品)。先用各种「工人智慧」(Human Intelligence) 的方式去釐清这些问题到底是否存在?有哪些可行的解法?

第二层的挑战来到 Data Pipeline。一种是 Proprietary 自己建立,一种是透过 Third Party 提供。如果要自建,要能够先做出受消费者欢迎的服务或产品,并且要他们愿意使用之后,才能提供给你 Data Pipeline。这又回到所有创业都会遇到的问题,要怎么做出消费者会使用的产品或服务?

如果你是 IoT 新创,要透过 IoT 产品建立 Data Pipeline,会需要跟硬体的设计生产供应链合作。对于这类的新创团队,AppWorks 有不少硬体製造商的网络可以提供协助。下一步,当要发行硬体产品时,尤其是 B2C 的团队,群众募资几乎是现在的硬体创业者,若要透过硬体去做 Data Pipeline 的必经之路。多去请教别人的成功经验,是自我成长的重要方式。

在 AppWorks Accelerator,则可以更方便去参考学长姐经验,跟他们学习。目前,AppWorks 已有超过 20 支新创团队在 Kickstarter、Indiegogo、啧啧等知名群募平台成功发行群募专案,总募资金额超过 1.6 亿新台币。例如 AW#10 的FLUX,所推出的 3D 列印机,成功透过群众募资近 5,000 万新台币, 并出货至全球 64 个国家。AW#16 的 Cubo,所打造的 AI 宝宝摄影机,在啧啧所推出的第一波群募专案,创下上线两天突破 500 万新台币的佳绩,现在正积极酝酿明年将于 Indiegogo 发行的群募专案,準备进军美国市场。

如果想要利用 Third Party 建立 Data Pipeline。当然,可以自己去找 Open Data。但如果需要各种不同产业真实在运作的 Data,需要寻找策略伙伴。AppWorks 已辅导 328 支新创团队,这些校友已经有受欢迎、很多用户在用的平台,在这上面每天都会产生很多 Data,可以跟这些校友合作,让他们的 Data 变成 Data Pipeline。

解决 Data Pipeline 的问题,再来就要训练 AI。训练 AI 通常不是百分之百的科学,也包含经验和直觉,需要跟其他的资料科学家一起讨论。在 AppWorks,有这么多的 AI 团队和资料科学家,透过我们举办的 AI Meetups,可以有更多交流机会,透过一起切磋更了解怎么样把 AI 训练好。

当 AI 训练好,并做出产品之后,下一个难题是要去推广这个产品。这也是新创普遍会碰到的问题。如何去运用社群媒体,AppWorks 有很多学长姐都是专家,甚至有像 AW#1 的 Tagtoo 这种透过 AI 在做广告採购的服务商,协助把产品推广做得更好。

当产品推广出去,受到用户欢迎之后,再来要建立商业模式。在 AppWorks 可以跟 328 支各自拥有不同商业模式的团队一起交流,去设计、修正自己的商业模式。

以上是 AI 新创完整的 Lifecycle。若在这过程中有要跟投资人募资的需求,本身也有创投基金的 AppWorks,会是最好的募资顾问,也有可能是最好的创投伙伴。若要找人才,AppWorks 也有各种不同的资源提供协助,例如我们有 Recruiting Master 提供人才招募谘询,也有 AppWorks School 每年培育优质的软体人才。在 AI 这个领域,我们也正在推广产学合作,例如 AW#12、台湾最大的特色旅宿订房平台 AsiaYo,便与清大教授合作,优化商业上的数据採集与分析。

A: 在 Blockchain 这个领域,也是同样的道理,要去思考「你要用 Blockchain 解决什么问题?」要先去定义 TA,然后这个 TA 到底有什么问题,这个问题为什么以前不能解决,现在用 Blockchain 可以解决?定义 TA、确定问题后,再来就是如何用 Blockchain 技术去解决?到底要用公链还是自己的链,还是要用私链?当这些开发好之后,要如何去推广?以及还要去做募资或是 ICO、STO 等规划。

到底是要用公链还是私链?不同的链有不同特性,而且技术上一直在演变,新创很难在这上面单打独斗自己去研究这么多公链技术,需要一群一直钻研这领域的开发者做知识伙伴,大家互相讨论与学习。

若选择用私链,也有很多类型,包括 Hyper Ledger、R3 Corda,这些私链要怎么选择?各自适合哪种类型的企业?这同样需要跟一群人一起研究探索。

解决了链的问题,也把产品做出来后,再来要去做推广。当然对 Blockchain 新创来说,很多人会选择 ICO,AppWorks 有不少校友做过成功的 ICO,甚至如果要上交易所,还可以跟 AW#6 的币託 (BitoEX) 合作。尤其是像现在处于熊市,ICO 越来越难做,要怎么做 Private Placement,甚至做 STO,在 AppWorks 也有一群经验丰富的校友与专家一起研究合法合规的方式。

若新创要做 Token,则会面对代币经济 (Token Economy) 的问题:企业成败与 Token 涨跌之间未必相关。这背后需要设计好的 Token Economy,让企业、Token 持有者和使用者,甚至整个去中心化的生态系,都能在这过程中达到多赢,这也是 AppWorks 很重视的事情。虽然现在还没有一套标準公式,但是对于怎么样设计出一个多赢的架构,我们非常有热情,持续在跟校友们一起研究。

A: AppWorks Accelerator 这八年以来,我们所有的创业者里面,大约有 30% 已经放弃创业、回去上班,这数字如果跟长期来说总体创业约 90% 失败率相比,是非常非常低的。

对于创业者来讲,其实只有在放弃的那一天,才能叫失败。还没放弃就还在尝试中学习,然后不断的积累,等待天时地利人和,将会有爆发的机会。对 AppWorks 来讲,我们觉得如果能够创造一个环境,让创业者可以更积极去尝试、而且更不怕失败,就能够增加他们的成功机率。

AppWorks 的创业者放弃比率比较低,就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社群。当决定创业的时候,常常家人、朋友都会希望你赶快放弃,因为觉得这是在做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当创业一、两年后,如果还没有什么成绩,身边所有人就会劝你回去上班。但在 AppWorks 里面,创业者会遇到一群尝试了两年、三年也继续在尝试的人;也会听到许多因为坚持,最后终于找到一个 PMF (Product Market Fit)、终于找到一个 Scalable Business Model,然后一飞沖天的校友故事,所以会更觉得只要继续尝试下去,就还有机会。

创业者是变种人,变种人跟正常人在一起就是会格格不入,但是如果跟一群变种人在一起,就也是其中一个正常人。有同类型的人支持比较不会放弃。

A: 这可概分为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创业团队当初约好创业的时候,可能对创业这件事情有一些理想化,或者是对彼此关係的期待跟创业之后不一样。例如他们可能原本是好朋友,觉得跟好朋友一起创业应该很快乐,但是后来发现,跟好朋友创业才是痛苦的开始。因为虽然平常是好朋友,一起工作的时候才发现,对于工作的观念完全不一样。这样的经验可能在心里留下一个创伤:我们本来是好朋友,创业之后反而决裂了。因此对创业这件事情,他的刻板印象是因为创业而失去好朋友,所以好朋友拆伙之后就不想要再创业了,这其实是常见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创业者家庭或生活状态突然改变。譬如结婚生小孩后,经济负担不一样,或者是家人突然生病,没有办法再自己继续尝试创业。

第三个原因,则是创业之后,发现自己个性可能不适合。毕竟在创业这条路上,必须要有高度决心、快速学习、不怕蛰伏、不怕失败、十年寒窗无人问。创业其实需要天赋,但许多人创业后才发现,自己的天赋还是比较适合上班。

A: 第一个,避免好友因为创业而决裂,当决定与朋友一起创业后,大家可以先一起做一些 Project。譬如一起去参加一些骇客松,看彼此能不能一起工作。此外,也要花更多时间去谈清楚,大家对于价值观、未来长期的走向,是不是有同样的想法。如果有不同的想法的话,不用因为对方是好朋友,就一定要跟对方一起创业。

就我们的观察,通常最不容易出问题的就是同事创业,尤其是以前就在新创企业一起打拼的同事。所以如果想要找伙伴,可以考虑去新创上班一阵子,说不定里面有些人以后就变成创业伙伴。

第二个问题,家庭状态的改变有时候难以避免,例如家人生病。所以在创业之前,就要先想好自己未来三、五年的规划。不要觉得创业一、两年就会稳定,可能要预期这需要五到十年,才会达到一个稳定的状态,所以要评估未来有没有办法在创业的同时,去平衡家庭与生活。我创业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结婚、小孩出生,但我有事前评估,这些事情对我来说还是可专注在创业上。

当然这是比较进阶的问题,但可以自己先简单评估,若在未来五到十年中,无法全心投入在创业上,但却硬要来做,那可能两、三年后就突然发现,自己没办法再继续下去,那之前的累积可能也都浪费了。

最后一个问题则是个性,如果自己的个性不适合,创业就比较难。创业有点像是游泳,人在陆地上,永远没有办法了解在海里游泳的感觉。真的进了海中,发现每天浸在水中,波浪汹涌,有时候刮颱风、有时候大太阳,有时候缺饭吃,有时候又缺水喝,往往要真的经历那个过程,才会知道自己到底适不适合。如果真的创业一、两年,发现自己个性不适合,再回去上班,那也不错,至少一辈子没有遗憾,不会一直怀疑「当初没有去创业」到底是不是对的决定。

A: 现在真的是 AI、Blockchain 创业的最好时机,因为拥有庞大资源的企业们,对这两个科技还半信半疑,没有真的弄懂要如何利用,既有的商业模式一时间也无法切换引擎。

我真心相信,10 年后,这个区域一定会出现像 Uber、Instagram 一样成功的 AI、Blockchain 新创。有企图心、有意志的创业者,如果你想挑战,我与 AppWorks 希望做你的靠山。我也真心期待,台湾与东南亚,可以在这次的两大典範转移中,拿回自己命运的主导权,不再做中、美的数位殖民地。我希望透过 AppWorks,大力帮助这一波的创业者们,一起建立一个更有智慧、更去中心化的未来,那么就是我们可以为大东南亚带来最好的礼物。

【欢迎所有 AI / Blockchain 创业者加入专为你们服务的 AppWorks Acceler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