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腾龙公司在线客服17708830000

新闻资讯

专访《关键评论网》:我们要成为台湾的主流媒体

日期:2023-04-25

上週,一张叙利亚小男童伏卧陈尸海滩的照片,撼动全世界。台湾人也不例外,关于叙利亚难民的资讯倾刻汹涌而来,淹没 Facebook 墙面,很多人为那具冰冷身躯流下眼泪,但同时,心里也慌了。

这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有如此惨绝人寰的事件?还有多少人跟他们一样,被放上窄仄的船只,浮沉在兇险的浪涛中搏命?看着一则一则新闻,试图从片段中拼凑小男孩的身世,乃至于地球不远处的灾难,成千上百个问号沖刷茫然的脑袋。

【当 3 岁叙利亚小男孩死在海边这一幕,能不能唤起你对叙利亚战况的一点点关注?】#叙利亚 #KıyıyaVuranİnsanlık #TNL 影音製作团队 3 岁的 Aylan,脸朝下孤零零的躺在土耳其海滩上。他跟着妈妈、哥哥搭着船从叙利亚出发,原以为能到希腊找到一方没有战争的天堂,但他再也无法睁着眼,看到明天的太阳....... 叙利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造成大批难民涌向欧洲?关键评论网影音製作团队在今年四月做了一支动画影片,3 分钟让你了解,叙利亚发生了什么事?此刻,再加上 ISIS 的烧杀掳虐,用「人间炼狱」形容叙利亚的情况,并不为过......-全文请见: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47828/更多 TNL 影音团队内容→http://www.thenewslens.com/topic/videos/订阅我们的 YouTube 频道→https://www.youtube.com/user/thenewslens

Posted by The News Lens Video 关键评论网影音 on Thursday, September 3, 2015

《关键评论网》一支影片,弥补了很多读者与国际脱轨的断裂感。一位站在破败的家园旁、神情哀伤的小男生口中吐出不公不义做为序幕,接着中文旁白娓娓道来,从 2011 年开始,战争如何蹂躏叙利亚,辅以图表、动画、影像、文字、数字,解释悲剧的来龙去脉。本来一无所知的人,在影片的辅助下,终于稍稍在脑海中建构出对这个陌生国度的认知。

影片在 Facebook 上热传,短短五天突破 120 万观看次数。许多读者留言「这才是我们想看的新闻!」几乎每则留言,社群编辑几乎都悉心回覆。其实这支影片早在今年五月就已製作发表,当时发布在关键评论网主站上,吸引部分本就关心国际事务的读者,而今一张渲染力十足的照片,再度在传播力更高的 Facebook 上,大大凸显影片的价值。

这是关键评论网(The News Lens,下称 TNL)的核心之一,「把最有价值的讯息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传递出去」。2013 年,时任商业周刊数位编辑的杨士範与该刊专栏作家锺子伟,共同创办《关键评论网》,以美国网路媒体《赫芬顿邮报》为目标,期许在为人诟病已久的台湾媒体环境中,让掷地有声的言论得以被大众听见,让思辨精神深入社会每个角落。

哈佛商学院毕业、曾任中国三丽鸥总经理的锺子伟负责搞定资金,媒体经验丰硕的杨士範得以无后顾之忧专心当总编辑。不过两年光景,即缴出每月不重複访客突破 500 万的成绩单,完成由前华盛顿邮报及华尔街日报总编辑 Marcus Brauchli 创立的 North Base Media、美国知名早期种子基金和加速器 500 Startups 共同投资的 A 轮融资,并 于近日发表中英双语版本 ,预期年底达成损益两平的目标。

编辑的修炼:把读者放在心中第一位

回首最初,TNL 先从社群网站起步,两位创办者靠着过去于媒体界与商界累积的人脉,邀请见识、文笔具足的好友撰写时事评论。当时台湾年轻公民意识萌芽,以普罗大众为对象的时评网站却相当罕见,且讯息墙面的竞争尚未如今日拥挤,「搭上 Facebook 还能快速成长的末班车」,TNL 乘势崛起。至今,已有 500 名专栏作者,有些是邀稿而来、有些则是慕名投稿。现在,每天平均发出 12 则评论文章。

在「个人意见」众声喧哗的时代,该怎么从中淘选,倚靠的便是编辑力量。

传统媒体的编辑通常掩藏在记者的光芒底下,不会特别标注(当然如此一来,记者也经常得揹编辑的黑锅,比如常见的标题内文不符)。但杨士範说,「我们非常乐于把编辑放到檯面上,事实上自有出版品以来,编辑就一直是重要的角色。」

每一篇 TNL 出刊的新闻网摘与评论,除了作者之外,文末都会标示「责任编辑」与「核稿编辑」。杨士範说明,责任编辑是「製作这篇稿子的人」,核稿编辑则是再次审阅检查,「文中的举例、引述、数据、错字」都需经过编辑的勘误与考证,有时因为数字兜不起来、逻辑矛盾,甚至得花上三、四天的时间与作者来回沟通。

谈起编辑该秉持的心态与职责,他严肃起来,「当一名编辑,你最该思考的是,自己有没有把读者放在心里的第一位」。

倘若编辑只是把来稿「複製贴上」,是对这个职业的轻慢。「一篇文章来了,你有没有想过要给什么样的读者看、排版是否符合网路阅读的方式、是不是不够友善,需要加点图片、加点 reference(参考资讯)、地图或表格,你要怎么做,才能让读者更有效率的吸收到这篇文章的资讯⋯⋯」

在即时新闻、标题杀人讨战文漫天飞舞的乱象中,不少年轻的新闻人沦为高层盲目追求点阅率的代罪羔羊。TNL 重新发掘编辑精髓的精神弥足珍贵,一篇精彩的评论事实上是作者与编辑的共同杰作。而他们的努力,也印证了「读者不爱阅读深度文章」只是藉口,编辑能否挖出优异的作者,善用数位互动优势与社群操作技巧,把长篇大论凝鍊成扎实却易读的内容,让读者主动分享出去。

包括杨士範在内,目前 TNL 共有 10 名文编,背景组成多元,比如杨士範自己财经系毕业、在科技领域深耕多年。他以漫画《猎人》「六大系」形容 TNL 的编辑,每个人拥有核心专业、也修炼旁支才能。例如出身法律的编辑,除了能对法学相关文章「揪错」之外,也能针对政治、政策评论提供意见,但相距较远的生活类也许就不那么擅长。编辑团队有政治、有法律、有财金⋯⋯每人各司其职,也能互相协助。

特别的是,TNL 几乎没有主修新闻传播的成员,杨士範自己也颇为不解。不过他们对专门议题的深厚素养,却也可能是部分新闻系学生难以企及,编採从做中学,不见得是坏事。

鉴于记者「目击现场」所见到的真实性依然无可取代,针对 TNL 是否计画培养或招募记者的问题,杨士範表示,其实 TNL 不乏编辑亲自专访的文章,前年 318 学运也有成员进到立法院,但是「即时转播了两天,我就叫他们回来」,毕竟大媒体有足够人力可轮班,但彼时整个团队只有 12 人的 TNL「不可能打正规战,要量力而为,一定要用不同的方法」。

因此,编辑除了处理评论来稿之外,也要参考各家媒体编写综合性的「新闻网摘」。值得一提的是,时任美国新媒体 Vox Media 产品经理的 Melissa Bell 去年特别来台与 TNL 团队一起工作三天,她建议 TNL 把本来「罗列所有重要新闻于一篇」的方式,改成每则重要新闻皆独立成篇,有时外人反而能够突破盲点。

新媒体不可或缺的尝试:影音与互动

发扬文字针砭的力量的同时, TNL 2014 年中开始投入影音製作。6 人团队屡屡製作出在社群上广泛流传的影片,有利用路透社等国外新闻通讯社授权影片所製作的新闻时事,也有解释性动画。杨士範说,团队习惯一人作业,这些影片大多是「一人独力完成」,除了过音之外,几乎从头到尾包括脚本、设计、剪接、製作都「各自做各自的」,每个成员一个月大概可以产出两支影片。

由于人力精实,影音动画製作成本又比较高,主要都是精挑细选发酵期长的议题,像是本文开头的叙利亚战争,抑或可乐如何残害身体,但每天也都做出一则全球大事精选的「关键 77 秒」,让读者快速藉由影像掌握国际大事。现在影音内容已佔关键评论网每日内容量 10%。

不过这类游戏并不那么容易开发,尤其初试啼声,从发想到上线花了一整个月。技术不是问题,企划旷日费时,先请几十个人用便利贴试玩,设想各种情境,才能真正下手写程式。但杨士範说,未来肯定会试着做出更多互动性的设计,让新闻的形式表现更加丰富。

善用科技的媒体公司

自 Facebook 的土壤中长出,TNL 很快利用 WordPress 建立网站,但在壮大的过程中逐渐发现不敷使用,一些外挂随着改版升级可能失效,因此他们决定自己架设后台,组建技术团队,贝壳放大工程师支援的改版计画也在如火如荼进行中。

国外许多当红新媒体如 Vox Media、Buzzfeed 皆以「科技公司」自居,以技术力为傲,即使像是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传统媒体,也都有强悍的技术团队,不但自行开发内容管理系统,甚至还能把部分工具开源给其他媒体平台使用。杨士範说,他们对自己的定位是「善用科技的媒体公司」。

现在 TNL 仅有 2 名工程师、2 名设计师,刚推出的 iOS、Android app 仍得交给外包,然相比同样类型的媒体,它们网罗最多管道,桌面网站、行动版网站、app 一应俱全,从静态图文到影音互动,不断进行各种数位新闻实验,称得上是发展最全面的网路原生媒体。

不过,就如媒体被 Facebook 紧紧牵制,TNL 超过 5 成的流量来自 Facebook。杨士範认为,Facebook 作为讯息流通的平台,并无不好,但他比较忧虑的是,Facebook 的演算法往往说改就改,看不见的手操纵着使用者能看到的内容。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顺应 Facebook 不定期释出的建议,比方说,把影片直接放到 Facebook 上,而不坚持导流到自己网站。这招效果很好,据他所说,可乐伤身与叙利亚战争的影片,两週内就为 TNL 影音粉丝团带来 2 万粉丝。

杨士範深知,媒体所面对的竞争者,不是只有其它同侪,而是所有科技巨头。「已成为全球最大媒体、儘管自己并不产生内容」的 Facebook,抑或搜寻霸主 Google,连苹果都要推出 News app,巨大的挑战不断迎面袭来,媒体的生存之道,放诸国内外,尚无确切的解答。

他认为,现阶段新媒体的商业模式无论再怎么变形,都不出这四种: 广告、活动、付费订阅、电子商务。TNL 暂不考虑后两者,仍以广告与活动为主。在广告方面,杨士範强调,TNL 中的「广编特辑」完全由业务部操刀,编辑部绝不涉入,也不会在 Facebook 中曝光;至于另外一种企业「赞助专题」,杨士範解释,「赞助专题中间有可能会包一些我们自己做的内容,那些是会推到 Facebook 上,而赞助单位是无法干涉任何我们写的内容。」

此外,他们今年初首度举办售票活动「未来大人物」近千人参与,获得一致好评,往后将成每年固定活动,继续找寻 30 岁以下的台湾优秀青年,为他们搭建分享的舞台。同时也会间歇性各式中小型收费活动,既增加交流的机会,也是自己永续经营的方法。

成为台湾的主流媒体

即使再怎么小心翼翼,再怎么维护「多元观点」的理念,每则新闻、每篇评论、每支影片都有「第二双眼睛」守卫,总还是有疏漏:叙利亚的影片视角太过简化,癌症地图不够周到⋯⋯而但凡评论,通常有立场,更是经常引来网友互战,留言区充斥烟硝味,TNL 也常面临「选文标準」的质疑,怎么化有益的建议为成长之道,也是他们的重大挑战。

这几年来新旧媒体以「评论」为号召的平台所在多有,例如联合新闻网「鸣人堂」、天下杂誌「独立论坛」、「想想」等等。我们问杨士範,怕不怕瓜分读者呢?他说,自己乐见媒体多样化的现象,「一个言论自由被限缩的国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何况台湾媒体沉屙已久,看起来虽然像是评论平台大爆发,但说是破败后的新生,正常能量释放也不为过。

TNL 办公室墙上贴着密密麻麻的数字、流程图、两名创办人的行事曆,标誌着他们 2013 年开站以来不断破纪录的浏览量。还有,旁边挂着一帧帧杂誌专访的报导,一个 2 岁不到即创下傲人成绩的网路媒体,欣喜于主流媒体加持。

但杨士範希望,有朝一日,关键评论网也能成为主流媒体,真正发挥影响力,「不一定所有人都是忠实读者,但是走在路上随便问个路人,他们都知道『关键评论网』」。兼顾主流群众与内容素质,从来都不是容易的事,TNL 的下一步,相信关心新媒体发展的读者都很期待。

最后,来看看杨士範的手机桌面长什么样子吧!可以很明显观察到,他下载了很多媒体独立 app、新闻集成 app,以及相关的待读、笔记 app,不难想见身为总编辑,一天要消化多少资讯。